创业路上有风险,如果遇到挫折没成功也不要担心没退路 ,对创业失败的失业登记人员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并及时提供各种就业服务 。8月3日 ,记者获悉 ,近日安徽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城乡居民增收 ,今后将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各类社会群体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创造社会财富 。省发改委对此政策进行了解读,其中有不少亮点 。
在大中企业推行新型学徒制
选择一批大中型企业 ,推行以“招工即招生 、入企即入校 、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 。开发运用“职业培训包”,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探索建立劳动者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 ,畅通终身学习通道。
实施技师培训项目 ,“十三五”期间培养各类技师3万名 。企业引进急需紧缺的技师 、高级技师 ,比照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关政策 。每年聘请6-8名国外技能专家到安徽开展技术交流和带徒传技活动 ;每年从境外教育培训机构聘请20名教育培训专家来安徽职业院校任教 ;争取每年派出1-2个出国(境)培训团,开展国内难以替代的培训 。
每年为两万贫困者免费培训技能
结合脱贫攻坚对技能脱贫的需要 ,每年组织两万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者实施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支持行业 、企业兴办职业教育 ,按规定落实涉农专业学生减免学费和助学政策,对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根据毕业生人数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支持 。
推动职业院校向社会有序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教学资源 。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大型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见习岗位,完善落实见习补贴政策 ,对见习期满后与见习毕业生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 ,且留用人数占当年度见习毕业生50%以上的见习单位,根据吸纳见习毕业生人数给予单位一次性奖励 。
开展医疗 、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
安徽将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对享受低保或边缘家庭的失业人员 、残疾人以及高校毕业生 ,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 ,实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建立低保家庭成员信息共享查询协作机制,为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低保家庭成员提供便捷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 。
同时 ,完善多层次的救助体系,积极发展医疗 、教育 、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 、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 ,确保面临特定困难的人员获得相应救助。比如 ,构建贫困人口基本医保 、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相互衔接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落实特困供养人员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推进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需要提醒的是,政府的帮扶政策不会养“懒人”。为了防止公共资源被浪费 ,对于具备劳动能力 、劳动条件但未就业的低保对象,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有关部门介绍的与其健康状况 、劳动能力相适应的工作的,可减发或停发其本人的低保金 。
创业失败能享受到社会保险补贴
创业创新之风正在江淮大地兴起 ,今后安徽将降低创业成本,健全创新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 ,引导和支持小微创业者在“双创”中实现创收致富。
比如市民想办公司更方便了 ,因为会开通企业网上登记系统,实现全业务 、全类型 、全区域网上登记,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开展无纸化全程电子化登记。同时 ,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改革 ,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为了提高创业成功率 ,政府将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整贷直发”模式,落实普惠制金融政策。扩大创投债 、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规模,探索发行创新创业债券,设立创业服务云平台 。支持 、保护自由职业者的智力创造和高端服务 ,使其能够获得与智力付出相匹配的合理回报 。此外 ,对创业失败的失业登记人员将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并及时提供各种就业服务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