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胡定坤 实习记者 于紫月
今日视点
日前 ,俄罗斯开展“断网”演习 ,切断俄境内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系,并测试俄国家级内网“RuNet”。
演习过后 ,俄罗斯通信部副部长阿列克谢·索科洛夫(Alexey Sokolov)表示 ,事实证明 ,当局和电信运营商已经做好准备 ,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威胁,确保俄罗斯互联网和电信网络的运行。
那么 ,俄罗斯是如何实现断网的,其断网目的又是为何呢?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网络攻防对抗技术研究所所长闫怀志。
断网岂止拔网线
背后技术不简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断网措施就是拔掉网线 、关掉WIFI ,难道俄罗斯的断网演习就是直接切断整个国家的网络,让全国重温“无网时代”?显然不是。
“至今为止 ,俄罗斯方面对外并未公布所采用的技术细节。”闫怀志表示,但根据原理进行分析 ,俄罗斯应该是基于自建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即RuNet) ,建立一个巨大的“内部网络”,对国内流量重新路由 ,使用俄政府控制的域名系统进行分发 ,不再依赖位于境外的根域名服务器。
“因此,RuNet堪称‘俄罗斯主权互联网’。”闫怀志解释 ,也就是说 ,俄罗斯希望通过建设RuNet,实现在不访问全球域名系统和外部互联网的情况下,国内互联网 、物联网和通信网等基础网络设施可以独立自主运行 。
记者了解到,为了完成国家“断网”目标 ,俄罗斯进行了多次探索 。早在2014年 ,俄通信部就开展过“特别网络演习”,“以评估国家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及与全球基础设施的联系程度”,并得出结论:俄需要创建备份域名系统服务器和IP地址 。2017年 ,俄再次开展类似演习。
结果表明 ,在国际根域名服务器出现某些问题的情况下 ,俄罗斯的备份域名系统能够长期保持RuNet的正常运行。
断网不止防黑客
独立自主才重要
2019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主权网络法”,要求俄通信监管机构提供一个“终止开关”,以便在发生网络攻击时能够切断俄境内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系 ,并保证俄境内网络继续正常运行。为实施此次断网演习,俄政府拨款达到200亿卢布。
难道说,俄苦苦追求、花费巨大的断网“神技”只是为了应付黑客的网络攻击吗?闫怀志认为 ,这种断网当然能够防御绝大部分来自境外的网络攻击行为 。但能够实现外部断网而内部正常运行的前提是 ,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 。而要达到此目的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精心的技术准备,成本高昂 、代价不菲 。以此作为应对国外网络攻击的有效手段,并非上策。
“俄罗斯断网的重点不在于防网络攻击 ,而是要避免国家网络命脉受制于人 。”闫怀志谈到 ,在IPv4时代 ,美国几乎掌控了全球所有的用来管理互联网主目录的根服务器,在战争状态或者其他特殊时刻,可以针对特定国家关闭根服务器,造成该国网络全面瘫痪 。俄罗斯建设RuNet 、开展断网演习的本质是未雨绸缪,确保当外国势力对其关闭国际互联网时 ,俄境内网络依旧能够正常运行。
正如2019年2月普京在会见新闻机构代表时所说 ,理论上俄罗斯确有被其他国家切断国际互联网的可能 ,“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网络” 。换句话说 ,只有平时练断网 ,战时才能联上网 。
闫怀志强调 ,在网络空间当中 ,维护国家主权和保障国家安全,通常是大国博弈的核心内容 。俄罗斯断网演习也给了我国有益的启示 ,那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摆脱外国势力对本国网络命脉的掌控” 。
闫怀志介绍 ,通过主导的“雪人计划” ,我国已在全球16个国家完成了25台IPv6根服务器的架设 ,构建了“原有13台IPvd4根服务器+25台IPv6根服务器”的国际互联网新格局,其中一台IPv6主根服务器和3台辅根服务器位于中国境内 。这必将有效助力我国将国家网络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